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你知道社群行銷跟心理學一樣嗎?



甚麼是社群?簡單來說就是一群人聚集的地方,社群並不是指單一的平台,所以舉凡我們熟悉的BBS、臉書、IG、Twitter都是社群平台,近年直播(遊戲)以及網紅的平台的崛起,這種以影音為導向的平台也是一種社群,尤其是後者這種以影音為主的經營模式更是直接將自己當作商品與受眾互動(販賣)。




兩者的社群行銷都有共通的價值:內容


內容才是真正聚集受眾的成功要素,有很多成功的社群行銷案例都指向同一點,它們一開始都不會擺明的要向受眾行銷商品,而是透過很多的原創內容以及分享吸引受眾的文章為主,因為隨著時間的累積,這些有內容的文章便會凸顯它的價值,這些受眾在認同你的內容會有部分自主地分享,最終你可以轉換渠道,找出行銷模式。

而「網紅」也是很類似,他們一開始就把自己當作商品在行銷,以定時定量的模式產出足夠吸引人的內容,聚集到足夠的些受眾後,利用接業配的方式來進行社群行銷,網紅的模式很明確的精準的分類他們的受眾,台灣有很多網紅有成功的案例,事實上他們單靠觀看數還不足以獲得豐厚的金錢,絕大部分都是後期的業配影片才是最大的獲利來源。

實況主是一種還蠻特別的近幾年崛起的社群行銷模式,跟網紅一樣,但是他利用即時線上模式把自己當作商品行銷,利用斗內(Donate)打賞的方式來獲得金錢,因為實況主基本上是能及時地與受眾互動,所以當你成為乾爹打賞的時候,實況主大都會直接在影片中與你道謝,目前知道比較知名的實況主大部分都是以玩遊戲、才藝表演(歌唱或者演奏)為主流,以遊戲為內容的知名實況主很有機會接到電競相關商品的業配喔。


以上的介紹大部分可以看到社群行銷是有一定的脈絡可循,有人也整理社群行銷的三大準則!


  • 了解你的轉換渠道,找出你的行銷模式
  • 找到你的受眾,精準地將他們分類
  • 不要只顧著賣,創造價值才是首要



或許簡單來說,先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來鎖定目標受眾,透過很多的文案模式、類廣告去接觸受眾並且分析所回饋的數據,當出現有效的行銷模式後,瘋狂的使用它,不過當然不能只是賣賣賣,同時間也是要能創造價值才對。


在社群行銷上的慣用文案上的要點

  • 大膽的使用顏色
  • 在圖片上壓色塊凸顯的的廣告文字識別度
  • 掌握影片前三秒吸引住觀眾的眼球
  • 採用疑問句或者問答方式的標題
  • 強烈的對比顏色的顏色,例如臉書採用黑色色塊會比用白色更能吸引注目光
  • 限時、免費等關鍵字可以讓受眾停留
  • A/B 測試,找出你受眾最喜愛的偏好
  • 動態效果大於靜態
  • 掌握當下流行時勢
  • 採用高激發性以及正能量標題以及文案
  • 有人才有社群,先搞清楚你自己的品牌受眾是誰
  • 標題跟內容一樣的重要

這又回到最前進所說的,有人才有社群,我們在建立粉專前,應該就要先擬定鎖定的目標受眾是那些,你的品牌觸及的受眾又是那些族群,進而去分析這些受眾的數據,打個比方,假如你這些粉專是一群文青年輕族群,年齡約在20 - 30歲之間,你會對這些受眾行銷是A書籍、B兒童玩具、還是C保養品?

也許大家都有心中的答案,但是我想B應該是最先被剃除的,以台灣較晚婚的社節現象來看,B兒童玩具應該是要對30歲以上已婚族群行銷效果應該會很不錯;C保養品,雖然很多年輕族群也很愛用,但是你的粉專受眾未必是主要的銷售對象;A的書籍就還算不錯的行銷商品,畢竟是文青的年輕族群,有特色的書籍確實很能吸引他們。

所以先搞清楚自己的受眾,也要懂得它們想要看那些內容才是社群行銷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如何挖掘潛在的受眾?


花錢打廣告大概是效果最好的成效,但是如果不打算花錢要怎麼去打廣告?去蹭大流量的社群平台大概是最佳的選擇,不過各大社群平台都有些規範,如何在合乎規範下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這就是要看個人的行銷手腕了。普遍常見的手法大概就是利用內容吸引受眾導到自己的粉專,或者不要臉的方式就是洗版,後者真的不推薦,因為常看到這種洗版的模式都是一些情色援交等相關的廣告。


台灣常見的社群平台有哪些?

  • PTT:台灣最多人使用的BBS平台,分類內容最多,年齡層廣,鎖定目標受眾或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Dcard:很多年輕的大學生在使用的討論區,又有人稱之為大學生的PTT。
  • Mobile01:聚集相當多3c相關的論壇,在台灣擁有相當大影響力的社群平台。
  • 巴哈姆特:台灣最大的遊戲討論平台,老字號的BBS經營到目前的規模,如果你的粉專要經營遊戲,在這裡曝光應該是不二的選擇。
  • YouTube:千萬千萬不可以放過這個影音平台,它擁有相當廣泛的影音內容,留言曝光可以導一些流量。
  • 臉書粉專:如果關係不錯的話,互相地分享彼此的粉專內容是一種互利,也有立竿見影的成效。


與社群互動有助於商品的行銷嗎?


與社群互動是肯定的,有案例曾經在推出商品前與受眾互動詢問大家是否可以接受新口味的產品,並且設一個50萬門檻說如果超過此就會推出新產品,結果短短幾天內便超過約兩倍的數字,這樣子就結束了嗎?並沒有,它們趁勝追擊的的發起「起名挑戰」活動!這樣子的互動得到盛況空前的回應,也許看起來有點簡單,但是這卻是最佳的案例之一。

而受眾這邊到底起了甚麼化學變化呢?1 是讓受眾們參與決策,而且刻意設一個門檻讓消費者更投入其中。2 記得操作一個能讓人記得的口號。3 不要忘記網路世界酸民還有負評永遠都在,如何利用這些族群來反向操作就是學問了,謾罵大概不是最好的抉擇,也許反向操作利用一些幽默的回覆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善待小編!


哈,以目前所學得來看,粉專的專職小編大概是最懂得行銷文案的人,他能利用後台去分析所下的標題文案有哪些種類很受歡迎,利用這些數據回饋來決策往後的文案標題的模式,不敢說是公司內最懂得受眾想看甚麼的人,但是很可能比老闆懂得多一點。

最後還是要善待小編阿,萬一爆炸了來個玉石俱焚的內容可就好玩了,不過話說負面行銷似乎也可以操作對吧?(當我沒說)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