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做產品其實就是與人性對話



某種程度上產品經理未必會直接的接觸人群,所以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緒之中,這時候最怕在產品的開發上以「自我為中心」,這時候可能會衍生出「聚光燈效應」、「認知失調」、「確認偏誤」等問題,若合適時的自我檢討,或許利用決策工具去分析多層面相,進而了解自己或者別人所產生的情緒背後是否有可能隱藏哪些需求。





為什麼需要同理心?


這跟之前所學的產品經理需要不能有自我概念是相呼應,需要換位思考,去了解客戶、業主、公司內部人員所思考甚至困擾的環節;而「同理心」亦可以昇華至行銷之中,舉凡文案、廣告、銷售都能讓消費者感同身受,或許可以說是理性的思考,感性訴求。

缺乏同理心的相反面是「自我中心」


前面已經說了,產品經理需要的就是沒有「自我」,當同理心缺乏的時候自我中心會導致認知偏差的產生,這樣子會增加決策的困難,事實上這就與聚光燈效應相同,當你以為所有人都會很會注意你,但是事實上並不然,有人做過一個類似的心理實驗,他們找了一些學生穿著奇怪的衣服進入跑通的教室,與穿著正常的學生一起上課,結果經過一節課之後,他給了每個同學一份問卷,讓猜與實驗的同學填寫是否注意到穿著奇怪的學生,結果穿著奇怪的學生以為至少超過一半的人會注意到自己,但是事實上沒那麼多人,大約只有25%的同學注意到其他人的穿著,遠遠低於穿著奇怪的學生的自以為。

這就是回到自我中心的概念,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地把自己的問題無限放大,當以為這一個點會被人注意時,往往其他 人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甚麼原因導致聚光燈效應?


思維作用,人們會本能的自以為是的去用自己的角度理解其他人,以為自己關注的事情,其他人也同樣關注。
自以為是的觀點是準確、客觀,這時候要跳出原本的思維框架,換位思考是否存在另一個版本。

做產品應該避免哪幾種心理現象?


認知失調:視而不見所謂的事實

指的是同一個時間點出現兩個矛盾的想法,利用後續改善自身的行為與想法,使用自己相信理念與行為間沒有衝突,比較常看這現象的就是類似兄弟會、宗教;這樣子的情況發生在產品上時會導致利用其他的數據來堅信自己沒有決策錯誤,在這個情況下心裡會拒絕相信所看到的事實。


錨定效應:決策受到第一個思維牽制

人往往都會被思維中第一個訊息給牽制、左右,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需要藉由「比較」來擺脫錨定效應,這時候可以透過很多決策的工具來輔佐自己,在後面會提到一些決策的工具。



確認偏誤:除非選擇與我同陣營,忽視所有反面論述

這個在政治上很常見,甚至只看與自己相同與論的內容',當想法遭受挑戰會視而無見,避免這個現象就是要懂得先分析事情的正反面,強迫自己以反向面去觀察事物,學習接受他們的建議,這樣子比較能看到一件事情的全面。

適時地解檢討自己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小組討論A



如果以人類繁衍下一代為本能的基因而言,保險套是一個很矛盾的存在,但是以人類的文明發展至今,雖說繁衍下一代的本能需求依舊,但是道德、疾病、教育以及金錢等問題是不斷圍繞在人類的周圍,所以保險套這個商品某程度上成為了即能享受感官上的享受又能顧及安全的象徵。

小組討論B


有一款輕遊戲「旅蛙」在日前引起很大的風潮,為什麼呢?若在我的立場而言它可以說是電子雞的延伸,但是又不同於古早的電子雞商品,「旅蛙」的玩家有部分都會投入其父母親的形象在其中,會把青蛙視為自己的小孩一般。

會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是因為遊戲的設定,「旅蛙」要出去旅行前都需要玩家幫其準備行李,而青蛙旅行不在家的時候玩家會盼著它捎來伴手禮或者明信片,變成是一種父母親的期待,這是一款溫馨的小遊戲,再加上媒體還有其他網路平台分享一些遊戲的技巧,有點類似病毒行銷,手機用戶在那時段確實在討論該APP遊戲是很熱忠的。

實際案例:期貨漲跌10點就推播APP不會很煩嗎?


一開始大家會覺得這樣子的功能意義何在,為什麼不是100點這個區間,而是時時刻刻每逢10點就要騷擾用戶?其實並不然,在重度投資的使用者人,這個功能是還蠻實用的,輕度使用者即使安裝這APP也未必會覺得很困擾,所以這個說明了一點,好的(瘋狂)點子一開始未必會被所有人認同,反而要小心每個人都覺得很棒的點子。



IDEA不值錢!記得要去分享獲得回饋


講到這部分確實讓我震撼了一下,我並不是一個很樂意將點子分享的人,所以常常有個想法然後就閉門造車,過去有幾個例子就是如此錯失良機,過去我曾在學生時期想過作一種針對中小企業使用的電商平台,大概唯一知道的就是專題老師而已,得不到很多回饋,也就如此錯過了過去幾年台灣電商大爆發的黃金時代,數十年過去了,如今的點子早已跟不上時代。

另一個點子就是「數位遺產計畫」大概就只有自己擬定的企劃書,該如何執行一點想法也沒有,得到的回饋也相對的少。我應該要改掉怕自己的點子怕被人知道的缺點,大方地分享或許可以得到更多的資訊,也能看出這些點子問題的所在。

如果對商品還沒有想法該怎麼辦?


假如真的如此,可以利用App Annie來協助,該平台是一個很權威的App分析平台,它可以針對市場去分析目前APP的流行趨勢,所以沒想法的狀態下確實可以利用它去找到方向。


近幾年最盛行的「共享化」特色


基本上就是去中間化,舉凡現在所看到熱門的airbnb、Uber皆是如此,它們省去的中間繁雜的手續,簡簡單單的就能完成訂房或者叫車服務,而且資訊相當的集中,已Uber為例,利用信用卡付費,使用者在使用APP的時候可以即時看到你呼叫是哪輛汽車,還能知道附近是否有車子可以呼叫,而司機同樣使用該APP就能完成載客服務,簡單來講司機跟顧客根本就不需要實際上的金額交易,而且乘客也可以避免傳統計程車良莠不齊的服務內容。

這兩個案子還有個共通點就是沒有時空限制,這時候換airbnb來討論好了,airbnb可以直接透過平台實際看到住屋的環境,還有評價、地域環境等,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簡單地透過訂房服務與屋主取得聯繫,最常聽到的實例就是在台灣訂房到日本住宿,或者說你可以在台灣訂世界各地的民宿都不成問題。

甚麼都能共享嗎?也許還有很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至少共享單車已經做掛了!


商品的文件化


這是利用一張商品畫布來文件化資訊,如果當有個點子的話可以利用這個畫布來勾勒出一個比較明確的文字化商品,可以透過幾個大項目來去分析其商品的方向。商品畫布細項為:


  • 關鍵指標
  • 問題
  • 市場
  • 通路
  • 商品
  • 競爭者
  • 資源
  • 獨特價值主張
  • 收益
  • 成本


以實際的案例airbnb為例



在我個人看來,airbnb最大的價值就解決屋主閒置房間的問題,進而衍生出專門經營這類線上訂房的屋主,「共享資源」或許最大的要素就是便利供需兩者,化繁為簡,已這樣子的前提之下airbnb提供平台給雙方又能賺取手續費。

小組討論C

已LINE為主題所來勾勒商品畫布,其中我個人覺得最重要在於LINE解決了通訊以及簡訊上的問題,利用偶像劇達到通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策略工具


PEST分析:分析外在大環境之趨勢,了解市場的成長或者衰退、企業所處的狀態潛力營運方向等﹍

SWOT:分析本身實例還有機會的自我評量

五力分析:進行策略規劃之五種影響企業運作的壓迫分析

策略工具其實很多,我個人覺得若有可能可以每一個決策工具都試試看,最終採用一個最貼近實際趨勢的工具使用即可。

0 意見:

張貼留言